Logo of Immortal Style

第一印象:Edward Green - "Chelsea" (82 Last)

初窺北安普頓製鞋傳奇 Edward Green 的暢銷經典之作 "Chelsea"
作者 Gino Hsieh

品牌簡介

Edward Green 起源於 1890 年,是英國最具聲望的鞋履品牌之一。他們對於品質的要求極高,每一雙鞋皆產自位於英國製鞋重鎮北安普頓(Northampton)的工坊。工坊內共有超過六十名手藝精湛的鞋匠,以每週僅僅三百五十雙左右的速度生產。憑藉著洗鍊的美感與一絲不苟的工藝品質,Edward Green 受到品味人士的高度推崇,包括英國皇室都對其青睞有加。

單品資訊

  • Brand: Edward Green
  • Style: Chelsea
  • Leather: Black Calf
  • Last: 82
  • Width: E Width
  • Sole: Rubber sole (R1)
  • Construction: Goodyear Welted

外觀設計

Chelsea 是一雙橫飾牛津鞋 (Cap-toe Oxford),標準的正裝鞋款,Edward Green 銷售量名列前茅的經典之作。它的外觀看上去乾淨利落,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設計細節是位於鞋襟的 Swan neck (註一),指的是如同天鵝頸部線條般優美的裝飾性縫線,搭配在簡潔的橫飾牛津鞋上,顯得非常優雅而協調。

楦型與輪廓

這雙鞋搭配的鞋楦為 82 Last,是由 Gaziano & Girling 的品牌創始人 Tony Gaziano 所設計(註二)。這個鞋楦屬於杏仁頭(Almond Toe),輪廓圓潤而略為修長,線條流暢而不躁進,在古典與當代的氣質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。第一眼看上去並不特別感到驚艷,反覆品味後卻越能感受其韻味,個人認為是非常耐看的一個楦型。

若由側面進行觀察,可以看出鞋頭部位的垂直空間充裕,因此在向上銜接時並沒有明顯的轉折感,而是隨著足背延伸勾勒出平緩流暢的曲線。

中規中矩的收腰幅度,優雅而不妖嬈。

做工細節

首先談論鞋面部分。Chelsea 本身屬於比較簡潔的鞋款,大部分的外觀細節都是由縫線所構成。我們可以看到縫線的針距足夠緊密,線跡也非常工整,而其實光是這樣,就足以讓鞋子看上去精緻不少。

接下來看到延條。延條的縫線紮實且乾淨俐落,淺而勻稱的 fudging (註三)給人非常細膩的感覺。就我有限的識鞋經驗來說,這部分的表現是相對有鑑別度的,例如我拿我鞋櫃裡一雙 Carmina 的鞋出來比較,他們的 fudging 就沒辦法做得那麼均勻一致,細看之下是看得出明顯的差異的。

我購入的這雙 Chelsea 並沒有搭配皮底,而是採用了 Edward Green 自家的 R1 膠底。膠底一般給人印象就是比較厚重,看上去也沒那麼優雅,不過 R1 我認為不太有這方面的問題。除了鞋底的紋路比較細緻之外,呈現出來的份量感基本上也與皮底無異,完整保留了 Dress Shoes 應該有的輕盈及優雅。

Chelsea 在後跟縫線與鞋口的交界處,補上了一塊皮料來提升強度。我目前只有在 Edward Green 的鞋款上有看到相同的做法,感覺是比較少見的處理方式。這部分是這雙鞋唯一讓我感到沒那麼順眼的地方,總覺得這樣的加強方式顯得有點過於「直白」了。

不過這部分僅是個人的一點小小的審美偏好,整體來說並不妨礙我對於這雙鞋的喜愛。後跟部位的細節依然都處理得相當精緻,尤其是那工整綿密的線跡,看上去真的有種說不上的療癒感。

Edward Green 橘棕色的防塵袋。

總評

經典雋永的美感,搭配上細膩穩定的工藝表現,就第一印象而言,這雙鞋非常符合我心中對於 Edward Green 的認知與期待。以一雙訂價動輒三四萬的高階成鞋來說,Chelsea 稍微缺乏了一點能快速吸引人眼球的亮點。但相對來說,這樣樸實無華的鞋款,也許更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。

開箱文的上集就到這邊告一段落,下集會再與各位分享實際著用後的心得,就請各位拭目以待了。

備註

※註一:Swan neck,鞋襟兩側如天鵝的頸部線條般優美的裝飾性縫線(請見上圖圈起處)。
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gazianogirling.com/

※註二:Gaziano & Girling 品牌始於 2006 年,由 Tony Gaziano(上圖右)與 Dean Girling(上圖左)二人共同創立。與 John Lobb 及 Edward Green 並稱「北安普頓三雄」。而創辦人之一的 Tony Gaziano 在創立 G&G 之前,曾經任職於 Edward Green,負責設計與開發鞋楦的工作。

 

※註三:Fudging 指的是延條邊緣如同刻度般的壓痕,這道工序最開始是為了方便鞋匠目測針距,現在則更多作為裝飾用途。